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养殖百科 - 生猪养殖主推技术二 养殖百科

生猪养殖主推技术二

2024-10-10 养殖百科 0人已围观

简介养猪 信息网整理报道 2013年,本报推出了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专题,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2014年,本报将继续与全国畜牧总站合作,在该专题中介绍各项科学、适用,可操作的畜禽养殖技术,希望广大养殖场(户)能从中受益。本期专题特遴选出饲养管理、猪舍设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介绍给读者。 智能化母猪 舍布局示意图 母猪智能化产仔舍图 一、瘦肉型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1.技术概述


   养猪信息网整理报道2013年,本报推出了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专题,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2014年,本报将继续与全国畜牧总站合作,在该专题中介绍各项科学、适用,可操作的畜禽养殖技术,希望广大养殖场(户)能从中受益。本期专题特遴选出饲养管理、猪舍设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介绍给读者。


    智能化母猪舍布局示意图

    母猪智能化产仔舍图


    一、瘦肉型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1.技术概述。所谓瘦肉型商品猪是指以生产商品瘦肉为目的,体重90千克~100千克屠宰,其瘦肉率在50%以上的杂种猪。即用瘦肉型猪作父本,与地方良种母猪或一代母猪或外来良种母猪杂交产生的后代。在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过程中采用标准化饲养,选择品种优良、配以高效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进而生产出优质瘦肉型商品猪。

    2.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基本要求育肥的环境条件:

    (1)建立圈舍的消毒与防疫制度。在进猪之前必须对猪舍、圈栏、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要彻底清扫猪舍走道,猪栏内的粪便、垫草等污物,用水洗刷干净后再进行消毒,猪栏、走道、墙壁等可用2%~3%的苛性钠(火碱)水溶液喷洒消毒,停半天或一天后再用清水冲洗猪栏和地面。墙壁也可用20%石灰乳粉刷。应提前消毒饲槽、饲喂用具、车辆等,消毒后洗刷干净备用。

    进猪后要严格执行防疫制度,禁止外来人员等进入猪舍,并定期用百毒杀等对猪只安全的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

    (2)合理组群。不同杂交组合的仔猪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有不同的营养需要和生产潜力,合在一起饲养既会使其互相干扰影响生长,又因不能兼顾各杂交组合的不同营养需要和生产潜力而使各自的生产性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按杂交组合分群,可避免因生活习性不同而造成相互干扰采食和休息,并且因营养需要、生产潜力相同而使得同一群的猪只发育整齐,同期出栏。还要注意按性别、体重大小和强弱进行组群。

    稳定的动物群体环境是动物个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群体环境的变化对动物个体是一种不良刺激。因此要求组群后相对固定,因为每一次重新组群后,大约需两周时间,才能建立起比较安定的新群居秩序,在最初的2天~3天,往往会发生频繁的个体间争斗。所以,猪群每重组一次,猪只一周内很少增重,确实需要进行调群时,要按照“留弱不留强”(即把处于不利争斗地位或较弱小的猪只留在原圈,把较强的并进去),“拆多不拆少”(即把较少的猪留在原圈,把较多的猪并进去),“夜并昼不并”(即要把两群猪合并为一群时,在夜间并群)的原则进行,并加强调群后2天~3天内的管理,尽量减少发生争斗。

    (3)饲养密度与群的大小。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总要保持一定距离,群体密度过大时,使个体间冲突增加,炎热季节还会使圈内局部气温过高而降低猪的食欲,这些都会影响猪只的正常体息、健康和采食,因而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随着猪体重的增大,适宜圈舍面积逐渐增大。为满足猪对圈栏面积的需求,又保证肥育期间不调群,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移动的栏杆圈栏。这样既可以随猪只体重增大相应地扩大圈栏面积,又可避免调群造成的应激

    (4)调教。猪一般多在门口、低洼处、潮湿处、圈角等处排泄,排泄时间多在喂饲前或是在睡觉刚起来时。因此,如果在调群转入新圈以前,事先把圈舍打扫干净,特别是猪床处,并在指定的排泄区堆放少量的粪便或泼点水,然后再把猪调入,可使猪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如果这样仍有个别猪只不按指定地点排泄,应将其粪便铲到指定地点并守候看管,经过3天~5天猪只就会养成采食、卧睡、排泄三角定位的习惯。调教成败的关键在于抓得早(猪进入新圈前即进行),抓得勤(勤守候、勤看管)。

    (5)温度。生长肥育猪的适宜温度为15℃~23℃,适宜温度随猪体重的不同而不同。在适宜温度下,猪的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过冷过热都会影响猪只生产潜力的发挥,温度低时会增强猪的代谢,多消耗饲料来维持正常体温,降低日增重,增加单位增重的耗料量。舍内温度在4℃以下时,会使增重下降50%,而单位增重的耗料量是最适温度时的两倍。温度过高时,为增强散热,猪只的呼吸频率增高,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增重速度减慢,如果再加之通风不良,饮水不足,还会引起中暑死亡。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加强管理,做好防寒保温,防暑降温工作。

    (6)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以40%~75%为宜。对猪影响较大的是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低温高湿,会加剧体热的散失,加重低温对猪只的不利影响;高温高湿,会影响猪只的体表蒸发散热,阻碍猪的体热平衡调节,加剧高温所造成的危害。同时,空气湿度过大时,还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容易引起饲料、垫草的霉变。但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也对猪不利,容易引起皮肤和外露黏膜干裂,降低其防卫能力,会增加呼吸道和皮肤疾患。

    (7)空气新鲜度。肉猪舍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限制指标是,二氧化碳不超过0.2%,氨的浓度在0.02毫克/升以内,硫化氢应控制在0.015毫克/升以下。因此,在猪舍建筑时要考虑猪舍通风换气的需要,设置必要的换气通道,安装必要的通风换气设备。在构筑塑料棚舍时,也要留足通风孔以利换气。在管理上,要注意经常打扫猪栏,保持圈舍清洁,减少污浊气体及水汽的产生,以保证舍内空气的清新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猪舍通风

    (8)光照。光照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及健康状况有影响。总的说来,光照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不大,从猪的生物学特性看,猪对光也是不敏感的。因此,肉猪舍的光照只要不影响操作和猪的采食就可以了。强烈的光照会影响肉猪的休息和睡眠,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3.科学地配制饲粮并进行合理地饲养

    (1)饲粮的营养水平。针对我国目前养猪实际,兼顾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肥瘦度,饲粮能量浓度以11.9兆焦~13.3兆焦/千克消化能为宜,前期取高限,后期取低限。为追求较瘦的胴体,后期还可适当降低。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对于高瘦肉生长潜力的生长肥育猪,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平为16%~18%,后期13%~15%;而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生长肥育猪前期14%~16%,后期12%~14%。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提高胴体瘦肉率所增加的收益能否超出提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而增加的支出。

    在生产实际中,为使饲粮中的氨基酸平衡而使用氨基酸添加剂时,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低生产性能。

    (3)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肉猪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10余种,生长肥育猪饲粮一般主要计算钙、磷及食盐(钠)的含量。生长猪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率还难以准确测定,目前饲养标准中规定的需要量实质上是供给量。而在配制饲粮时一般不计算原料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靠添加维生素添加剂满足需要。

    (4)粗纤维水平。同其他家畜相比,猪利用粗纤维的能力较差。为保证饲粮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消化率,生长肥育猪饲粮的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6%~8%,若将肥育分为前后两期,则前期不宜超过5%,后期不宜超过9%。在决定粗纤维水平时,还要考虑粗纤维来源,稻壳粉、玉米秸粉、稻草粉、稻壳酒糟等高纤维粗料,不宜饲喂肉猪。

    4.瘦肉型商品猪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1)瘦肉型商品猪育肥开始阶段的饲养管理①日粮与饲喂。此阶段猪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功能不很完善,尤其是刚刚20千克体重的猪,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弱,消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满足猪的需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并且此时猪只胃的容积较小,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而脂肪的增长比较缓慢。建议日粮配方(%):玉米50.1;豆饼21.0;小麦麸5.0;细麦麸10.0;稻谷12.0;骨粉1.0;贝粉0.6;食盐0.3。

    ②饲养管理要点。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饲喂定时、定量、定质。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使猪的生活有规律,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次~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次~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1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1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每次饲喂掌握在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料、粗料、青料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的过程,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以生饲料喂猪。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维生素,若高温久煮,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其消化利用率;而有些青绿多汁饲料(黑麦草、蔬菜类等)闷煮后可能产生亚硝酸盐,易造成猪只中毒死亡。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开支,降低饲养成本。

    ③疾病防治。本阶段主要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瘟、猪副伤寒。

    (2)瘦肉型商品猪育肥前期的饲养管理

    ①日粮与饲喂。喂猪要规定一定的次数、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喂。每日饲喂次数可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此阶段每天喂猪4次~5次,使大猪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以减少活动,特别是夏季,避免中午最热时喂料,对增重不利。一天中各餐的间隔时间应相等,每餐喂量保持适量和均衡,既不要使猪有饥饿感,也不要使猪吃得过饱,一般喂九成饱。早、晚7点~9点喂食最佳。建议日粮配方(%):玉米60.4;豆饼23.0;麦麸5.0;高粱10.0;贝粉1.2;食盐0.4。

    ②环境要求。坚持每天清扫、通风、巡查外,每天保持让猪饮水3次。保持猪舍卫生,地面干燥清洁,每天清扫除粪3次,保持通风良好。冬季,注意排气防潮,同时注意保温,定时、定期对使用的工具进行刷洗消毒。

    ③饲养管理要点。定时饲喂,使猪的生活有规律,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精料,每天喂2次~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2次。夏季白天可增喂1次,冬季,应加喂1顿夜食。要定量饲喂,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每次饲喂掌握在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料、粗料、青料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的过程,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以生饲料喂猪。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维生素,若高温久煮,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其消化利用率,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开支,降低饲养成本。

    掌握日粮的稀稠度。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消耗体热。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④疾病防治。本阶段主要防治猪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肺疫等。

    5.瘦肉型商品猪育肥中期的饲养管理(1)日粮与饲喂

    此阶段应充分利用育肥猪较强的生理功能和良好的适应性,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饲养成本。为满足瘦肉和骨头的快速增长,要求用粗蛋白质18%的小猪料的水平较好,此期,要控制玉米粉等用量,不能太高,不能超过70%,减少肥肉的生长。建议日粮配方(%):玉米66.4;豆饼17.0;麦麸5.0;高粱10.0;贝粉1.2;食盐0.4。

    (2)饲养管理要点

    ①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2)圈养密度。合理调整每个圈舍密度对本阶段很重要,实践证明:30千克~60千克生长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平方米~1.0平方米,60千克以上的育肥猪每头需1.0平方米~1.2平方米。每圈头数以10头~12头为宜。

    (3)疾病防治。本阶段主要防治猪丹毒、猪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口蹄疫

    6.瘦肉型商品猪育肥后期的饲养管理(1)日粮与饲喂

    猪只体重60千克至出栏为催肥期。此阶段猪的各器官的功能都逐渐完善,尤其是胃和肠的功能增强,对各种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有很大改善;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也逐步提高,逐渐能够快速适应周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饲料,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建议日粮配方(%):玉米50.4;豆饼15.0;小麦麸8.0;细麦麸10.0;稻谷15.0;骨粉0.4;贝粉0.9;食盐0.3。

    (2)环境控制

    本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0℃,坚持及时清扫圈舍、通风,良好的猪舍环境条件有利于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又能促进猪的生长,减少由于环境条件恶劣带来的经济损失。定期消毒,最好间隔7天把猪圈清洗干燥后,用消毒药水喷雾猪圈1次。

    (3)饲养管理要点

    ①湿拌饲料。饲料干湿以手握成团为宜,不宜太干。

    ②限量饲喂。为了防止育肥后期脂肪过量沉积,可按育肥猪每天所需日粮的80%饲喂或加大青粗饲料喂量,以控制能量摄入,提高猪的瘦肉率。

    ③青饲料、青贮料的应用。生猪在育肥期间,在日粮中加喂10%~15%的青饲料或青贮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的费用,还可增进猪的食欲,提高饲料转化率。但过多应用青饲料或青贮饲料,将会延缓生猪生长,延长育肥时间。

    ④夜间喂猪能增膘。在夏季天气炎热,夜间喂猪比白天喂猪增重快。这是因为,夜间天气凉爽,外界干扰少,有利于猪多进食、多睡觉,并减少白天的活动。其技术要求是:饲喂时间。一般可在19时、23时和翌日凌晨4时分3次饲喂;白天在10时和14时各喂1次0.5%的淡盐水。饲喂数量。体重在35千克以下的猪,每天喂食2千克(不含青绿饲料)、饮淡盐水10千克;35千克~60千克体重时,每天喂食2.75千克、饮淡盐水15千克;体重在60千克以上的猪,每天喂食3.5千克、饮淡盐水17千克~20千克。采用这种方法喂到90千克体重时,每天可增重0.75千克。另外,夏季喂猪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并定期喂给适量畜用土霉素;每天清晨清扫猪舍和冲洗饲用器具。

    (4)疾病治疗。本阶段主要治疗猪疥癣、猪瘟、猪丹毒、口蹄疫。

    二、智能化猪舍设计技术

    1.技术概述。智能化养猪是现代养猪业重要的特征之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设施,以动物福利、环保、低碳观念为指导,实现饲养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大幅度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效率,增加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以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欧美地区的一些国家母猪年提供商品猪24头~30头,部分甚至可达30头以上,而目前我国母猪年生产水平只有14头~16头,差距十分明显。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智能化和设施化养猪模式的应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比较成熟和广泛的创新模式有智能化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智能化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智能化保育仔猪饲养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肥猪饲养管理系统。

    2.主要内容

    (1)妊娠母猪智能化猪舍设计

    妊娠母猪智能化饲养管理系统主要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对母猪饲料采食、发情状况等信息进行识别,通过饲料塔、饲料输送系统、电子耳标、饲喂站、测情系统等实现母猪饲养精细化、管理自动化和动物福利化等,既可以减少饲料浪费,又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以减少应激,满足猪只动物福利的需求。

    智能化母猪群养可以采取动态和静态模式两种,动态模式一般适合800头以下母猪群,静态群养适合1000头以上母猪群。一般智能化母猪舍每头母猪占地面积2.3平方米~2.5平方米,根据不同公司的产品型号不同,每台饲喂站可容纳50头~75头母猪。圈舍分采食区、饮水区、躺卧区、排泄区、查情区、分离区。排粪区、饮水区、查情区和分离区,猪都会排尿,因此,地面应设置为漏缝地面,躺卧区采用水泥地面,躺卧区之间有隔墙隔开。漏缝地板漏缝宽2厘米~2.5厘米,实心地板区域10厘米~12厘米,要求地面平整而不光滑,无裂孔或缝隙。北方可采用高度为0.9米~1.2米全砖墙隔栏,南方采用砖墙(0.2米)+钢管(0.7米~1.0米)作为隔栏,以增加空气流通。猪舍配备动力风机或换气扇换气,南方可加装水帘降温。

    (2)智能化母猪产房设计

    智能化母猪产房饲养管理系统是利用电脑软硬件和无线技术对母猪进行饲养和管理,主要通过位于母猪采食饲槽底部的电子触发器控制母猪的采食量。系统根据母猪胎次、体况、分娩情况等因素进行投料,但饲料并没有直接投到母猪食槽中,当母猪想要进食时,会条件反射地拱动电子触发器,电子触头将信号传递到饲喂器的控制模块,模块根据系统软件的指令开启投料绞龙进行投料,从而实现分时间段的准确投料,每天每头母猪都由系统进行饲喂管理并把实际采食量进行统计后在程序主窗口以红、黄、绿或白色标示其采食情况。增料或减料的操作可以在软件上进行操作,也可以在产房中的饲喂器的控制面板上操作,从而使管理工作更方便。此外,这种产床与传统的产床不一样,采用这种产床可以让母猪自主进入产床,而不是被饲养人员推进去。产床的保护栏杆高度可以随乳猪的生长随时调整,这样可以给乳猪更多的活动空间。智能化母猪产仔舍与普通母猪产仔猪舍设计和建筑差异不大,可采用小单元设计,每个单元产床数取决于猪群规模,100个产床需要一个料塔。猪舍配备动力风机或换气扇换气,安装畜用空调或供暖系统保温。

    (3)智能化保育猪舍设计

    智能化仔猪保育系统是利用电脑软硬件和无线技术对仔猪进行饲养管理。对于单个猪只或者猪群的采食量进行分时段的准确投给。智能化仔猪保育猪舍与普通规模养殖的保育舍的设计和建设差异不大,可采用小单元设计,每个单元保育栏位数取决于猪群规模,每栏可以保育1窝或多窝群养,通过自动供料系统实现自动饲喂,猪舍配备动力风机或换气扇换气,安装畜用空调或供暖系统保温。该系统通过对仔猪采食量的精确控制可有效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生产成绩、降低劳动强度。

    (4)智能化肥猪舍设计

    该系统利用计算机和无线射频技术,将数字化引入肥猪饲养及管理过程系统。通过分选器,在猪只无应激的情况下称重并根据体重决定其采食区域,不同的区域投放不同营养含量的饲料,从而实现分体重的精确饲喂,实现按照体重分类饲喂,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其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智能化肥猪舍与普通肥猪舍差异不大,每头猪占地1平方米,采用大圈群养,群体规模根据猪场规模确定,自动供料系统,采用自动饲喂,每套设备存栏500头规模。可采取封闭式或开放式设计,封闭式猪舍配备动力风机或换气扇换气,开放式设计猪舍配备帆布卷帘。

    3.成效

    根据体重大小,实现分类饲养,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出栏时间,提高群体的整齐度,具体表现如下。

    (1)分类饲养。系统凭借其功能强大的分选器系统,可在猪只无应激的情况下称重并根据体重决定其采食区域,不同的区域投放不同营养含量的饲料,从而实现分体重的精确饲喂,一方面可以提高饲料的饲喂效率,另一方面,针对生长猪体重供给适合的饲料可以为猪只提供其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且无浪费,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其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2)提高饲料利用率。根据体重决定其采食区域,不同的区域投放不同营养含量的饲料,从而实现分体重的精确饲喂,减少饲料浪费。

    (3)提高整齐度。分选器可在通过其中的称重猪只达到出栏体重后自动将其分选到相应区域,进入该区域的猪只体重相近均匀,提高群体的整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