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
生猪养殖技术添加非蛋白态氮 添加非蛋白态氮,即添加尿素和氨水,制备反刍动物用青贮料时,对蛋白质含量低的禾本科牧草常用,用量为每天2千克~5千克,如果加入的是氨水,容器必须密封。 青贮原料中添加尿素,通过青贮微生物的作用,形成菌体蛋白,以提高青贮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尿素的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0.5%,青贮后每千克青贮饲料中增加消化蛋白质8克~11克。 添加尿素后的青贮原料可使pH值...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插入食道或气管给猪灌药慎判断
生猪养殖技术猪患病以后往往食欲降低,甚至不采食,这样就给人工强制灌药带来困难。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抱定病猪,使其站立或横卧。然后,用开口器将猪嘴撬开,把胃管沿舌面迅速通过舌根插入食道内。当确定所插胃管位置无误时,即可注入事先溶解好的药物,灌完后再向管内充入少量气体,使胃管内的药物排空。最后,迅速拔出胃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可把胃管插入猪的气管中,以免引起病猪死亡...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的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生猪养殖技术1提高产仔数的措施 1.1增加母猪排卵数实践证明,对空怀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 另外,给母猪一次注射750-15001u的孕马血清(pmsg),并配合使用500-10001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母猪超数排卵。 1.2适时配种,提高排出卵的受精率由于品种、年龄及个体排卵时间的差异,因而在确定配种时间时,应灵活掌握。从品种来看...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生长肥育猪饲养效益
生猪养殖技术生猪生产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67%左右,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猪的粪、尿对农业增产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养猪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猪的综合利用发展潜力很大,有待于深入开发,猪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尚需进一步开拓。因此,应高度重视生猪生产的遗传基础、物质基础和生存基础,推动生猪生产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目标前进。 1重视猪的营养和饲料配合...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生猪瘦肉率有的办法
生猪养殖技术一、培育瘦肉型猪苗。生猪能否多长瘦肉,主要在于猪种。实践证明,采用二元或三元杂交猪,饲料报酬高、增重快、瘦肉多、瘦肉占胴体的60%以上,比本地肥肉型猪高达25%。 二、掌握规律限制饲养。瘦肉型猪的整个生长发育规律是体重40-60公斤以前主要是长肌肉和骨骼为主,60公斤后则以沉积脂肪为主。在饲养方法上应充分利用前期长瘦肉快的特性来采取规律限制饲养,即是体重60公斤以前可饲喂干精饲料或湿拌料...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猪群驱虫要点
生猪养殖技术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正确的驱虫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虫效果,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科学选用驱虫药 目前,对猪场危害较大的寄生虫主要有疥螨、鞭虫、蛔虫、圆线虫等寄生虫。在猪场使用效果较好的驱虫药主要有多拉菌素、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及新型的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复方驱虫药等。 猪场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母猪群体生产力综合措施
生猪养殖技术2公猪方面 2.1种公猪的合理饲养 种公猪的合理饲养是提高母猪群体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营养是维持公猪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可增进公猪的健康并提高配种能力。为使公猪经常保持种用体况,体质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品质好,就必须实行合理饲养。公猪的营养每千克日粮消化能不低于13.38KJ,蛋白质14%。特别是蛋白质,对猪的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母猪繁育的技术措施
生猪养殖技术养猪信息网综合整理 母猪生产力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所以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已成为广大畜牧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下列措施是笔者的实践体会,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理想的年龄结构 理想年龄结构的母猪群体是:1—2胎母猪占全体生产母猪群的30%—35%,3—7胎母猪占55%—60%,8胎以上母猪占5%—10%,每个猪场具体的母猪比例需结合本场经济、环境的实际状况决定。...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养猪效益三关键
生猪养殖技术当前,随着生猪市场行情上涨,使养猪农民有看到了养猪的曙光和希望,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又提高了,对养猪充满了希望。虽然目前猪市市场行情走高,但是如果饲养不得法,饲养者也未必有利可图。要想提高养猪效益,关键是要把握住:“三关键”,即饲料要多样合理;营养全面;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合理搭配。具体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把握好日粮体积与猪采食量的关系 衡量饲料体积大小可用饲料干物质含量...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仔猪抗病力有的新法
生猪养殖技术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虽然用猪瘟免化弱毒疫苗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难以杜绝该病。近年来,国内外推行的超前免疫的方法能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特别是在疫区能较快控制猪瘟疫情。超前免疫也称乳前免疫,就是在仔猪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具有可靠的免疫力,而且免疫保护期长。 一、免疫程序。要求操作人员准确掌握母猪受孕、分娩时间,产仔前后有专人值班。仔猪产出后迅速去掉羊膜...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九个措施
生猪养殖技术1、增喂脂肪 母猪分娩前8-14天,在喂全价饲料时,补喂脂肪(加9.5%)可增加猪体内能量储存,提高仔猪出生重,降低死亡率。 2、添加Vc 在母猪临产前1周的日粮中每日加1克Vc可减少脐带出血及仔猪在产中死亡,断奶仔猪在人工乳或饲料中每公斤干饲料加265毫克Vc可减少仔猪因VB12、叶酸不足而发生贫血、腹泻等症状,从而减少死亡。 3、提前进入分娩舍 在产前1周,将母猪移入分娩舍适应新环境...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推荐三个各具特色的优质地方猪种
生猪养殖技术一、辽宁黑猪 辽宁黑猪是由东北与巴克夏猪杂交后经40余年风土驯化而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是辽宁省培育的主要杂交母本猪。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优良特征。辽宁黑猪分为丹东黑猪、复县黑猪、昌图黑猪和南台黑猪4个类群,其中丹东黑猪类群最多,约占整个辽宁黑猪一半以上。 1、体型外貌。辽宁黑猪四个类群的体型外貌相似,其特点是: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耳前倾稍下垂...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控制猪病的黄金法则
生猪养殖技术注意引种确保健康不要到疫区引种,引进的猪要隔离饲养并进行观察,确定无病后,再进行免疫接种后方能混群饲养。一定要把好引种这一关,以免将疫病(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带入而传播。最好是自繁自养。严格消毒净化环境消毒工作应做到有效彻底,避免流于形式。 平时猪舍每两三天消毒一次,全场每周消毒一次。若发病,猪舍每天消毒一次,全场每两三天消毒一次。消毒药可用百毒杀、过氧乙酸、畜康等交替使用...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控制妊娠母猪的营养水平 以提高经济效益
生猪养殖技术怀孕母猪的营养特点是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后前80天)的母猪体重为90-120kg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1.7kg,体重120-150kg,日采食为1.9kg, 150kg体重以上为2kg。妊娠后期(产前一个月)体重在90-120kg、120-150kg、150kg以上,日采食量分别为2.2kg、 2.4kg、2.5kg配合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2%-13%...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 -
控制养猪场环境的几大方面 以防应激病发生
生猪养殖技术改善舍内通风 猪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多数会发生肺炎。户外饲养的猪几乎不发生肺炎,这是因为大量的新鲜空气起了作用。由于每栋猪舍的大小、饲养密度各不相同,所需的气流类型也不相同。搞好通风要做到对风扇和通风口应能随意控制。要千方百计防止贼风,因为贼风更易引起应激。除了考虑整栋猪舍的通风状况外,还要考虑局部风的强度,高速的局部气流可使猪感到寒冷而引起应激。其标准是,猪身水平处的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3米...
2024-10-10 0次
阅读更多